2011-10-24

汐萬小記

0 意見
換胎後的彎速變快了一點。

昨天下午跟阿群從汐萬小路回台北,山裡單線道遇上一輛五十幾歲的阿伯開的老車,見我跟在後面,也加快速度用比較熱血的方式駕駛。但明顯地幾個彎道的線都有失誤,我心想,要是他因此在這沒什麼閃避空間的地方跟對向出了什麼事,於理跟我無關,但我自己心裡應該也不會好受。

果不其然幾個彎後對向出現另一台小轎車,兩車的相對速度說快不快、說慢要在這單線道裡閃車也很緊繃。對向小車煞停後阿伯還剩最後的10km/hr,努力向右閃又不能進水溝最後終於停了下來,代價是兩車後照鏡擦到。對向車主瞪了他一眼,之後沒事開走,我們也向前繼續,又幾個彎後阿伯招手要我先過,我找時機超車。

公道是大家一起用的,將心比心。

2011-10-15

收到 Blackstone Lab 寄來的機油蒐集組

0 意見

Blackstone Lab 提供多種型式引擎的機油分析。免費從美國寄來機油蒐集組。Lab 以收分析報告費營利,25 美元, TBN 分析另加 10 美元。回程郵資自付。包裹中附上白色機油罐、說明書、灰色某纖維吸油布、夾鏈袋,裝好後放進黑色罐寄回。

下次換下的機油請他們分析一下!

2011-10-09

Stree Triple R 10000 公里騎乘感想

0 意見
下雨天沒辦法騎車,來篇 Street Triple R 10000km 心得好了

(actually 96xx km)

想想里程數累積還蠻快的,四月初領車,半年過後現在已經快破萬了
北宜北橫兩次、苗栗向天湖、武嶺兩次、台東金針花、宜蘭早餐、北海岸等等
上星期冷車發動後發現排氣管還冒水氣,車況應該還很棒


原廠配胎 Dunlop Sportmax Qualifier 已經變成梯型,過彎時輪胎會跟我搶龍頭
從一開始就一直在抱怨這條胎的抓地力
在撐了 9600 KM 後換成 Pirelli Dragon Supercorsa 之後總算安心不少
不用用力熱胎就有不錯的抓地力,傾倒也回復回原有的靈活


常用轉速比起新車時期拉高一些變成 4K ~ 6K
主要是避免 3K 時引擎無力又稍大的震動, 讓整體出力比較滑順些
儀表顯示的平均油耗是 16 KM/L 出頭,極速因心臟不大只有 170 KM/h


ECU 會依某些條件調整供油
有次可能拆電瓶過久,使 adaptation 記憶消失,發生類似低轉咳嗽的症狀

還以為噴嘴這麼快就髒了
爬文後做了 tps adaptation reset 恢復原狀 按右鍵顯示原圖
(冷車發動, 讓它 idle 熱車約 12 ~ 15 分鐘直到風扇開始運轉)


這兩天接到經銷商電話要召回舊款整流器的 striple,長久以來的潛在問題總算得到治本的解決
召回只有 10 輛, 印象中 striple 沒這麼稀有,是因為其他的都先燒光了嗎?


懸吊設定部份...預載一直沒空用比較精緻的方式設定,只能保留出廠值 (車主 65 KG)
壓縮跟回彈阻尼則依長途路線(長時間、高速直線、坑洞、休閒心態)或山路小跑(中短程、積極應付彎道)兩種不同情況
用手冊裡標準騎乘設定、及標準/運動之間的設定做調整
阻尼螺絲偶爾轉一下也比較沒有擔心卡死的疑慮


之前提過油箱下緣形狀因小腿不長不好夾的問題
可由穿車靴與調整坐姿移到一個比較安心的位置


親自手工洗車,只用手跟海綿不用高壓水槍
車子髒了便儘快量在短時間內把泥沙鹽份等不該在車體上的東西清掉
後懸彈簧、三角台等死角用手輕抹、大面積交給海綿
感謝鋁製車架、powder coating 塗裝與白鐵螺絲
清潔工作很容易用兩桶水半小時就完成


喔對, 要幹一下的是後方向燈斷掉的問題
不知是車套罩著去抵到,還是路上坑洞太多
(上一台車也沒這樣...)
上個月居然發現兩支可彎曲的後方向燈居然都出現裂痕
再過不久就變成整支垂在牌架上
由於原廠單支報價 2600,改裝 LED 還要接 relay
不小心在家裡出挖出一罐五年沒用的 AB 塑鋼土,在方向燈根部包一圈後固定
如果在北部路上發現一部後方向燈上有兩陀白白的 striple,可以打個招呼


整體來說,除了舊款配胎、整流器、方向燈,仍然非常滿意這部車
準備洗車去。

2011-09-25

洗車

0 意見
洗車只要兩桶水,第一桶加 10 cc 中性洗碗精或 1/4 匙洗衣粉,第二桶清水
清潔劑的量不是很在意,有滑就好了
沒什麼一定要非專用清潔劑不可,車子沒那麼脆弱

用洗車海綿沾清潔劑把各部位打濕,一次只洗一個部位
不用海綿而用手,更能仔細又快速地感覺下三角台、卡鉗、後懸彈簧等不平整區域的泥沙是否清除
高熱區域如排氣管、引擎得注意,等冷車或海綿小心清洗

第二桶水用海綿吸水,由上而下開始淋水
用的清潔劑量不多,沖洗的水量也不用多
比投硬幣的高壓水槍更省水又乾淨
也沒有沖濕電路的可能

最後乾布把多的水吸掉,其餘自然風乾
洗了幾次哪些部份容易卡泥沙、哪些部份大致洗一下就好也都很清楚
整個過程 30 到 40 分鐘即可

我的出發點是在車子髒掉後儘快清理
別讓泥沙、鹽份、酸雨停在車上與車體交互作用
排氣管的熱更容易讓泥沙結成小硬塊,淋清潔劑還得用摳的才能清除
常洗比久久大洗一次相信更容易把外觀保持在美美的狀態

2011-08-01

健檢完的低轉吸不到油

0 意見
週末去做 Triumph 免費健檢,除煞車油稍有含水以外,其他結果一切正常!




但一路上騎回家時卻發現低轉有類似以前騎化油車時吸不到油的感覺,心情一整個很煩躁。

查了一下國外論壇,可能是先前拆電瓶時,使 ECU 裡含氧量跟供油量具有 adaptation 的記錄消失了。Adaptation rese​t 的方式是冷車發重讓它 idle 直到風扇開啟,它會再自我調整一次,騎車時似乎也會緩慢​調整。(有待更多 study)


難怪有人說換 Arrow 管後不上傳供油 map 也行。
 
車子太聰明也有困擾啊~

2011-07-25

超耐磨地板舖設心得

3 意見
心得就是,沒事別自己舖,自己進料跟店家進可能價錢有差,算一算每坪報價跟網路上找到的差沒幾百,台灣工資沒國外那麼貴,省不了錢還花時間操自己!

記錄一下到處 google 與摸索出來不專業的工序與眉角,這次當玩個經驗就好! 富美家國外網站上有施工說明與影片,這也是快舖完了才找到的....
http://formicaflooring.com/homeowner/
http://www.formica.com.tw/Upload/catalog/000017/2011FormicaFlooring-s.pdf


材料:富美家托斯卡尼13包、同色木質收邊條 ? 條、起步條 1 條、防潮靜音布一大捲、白膠 1 kg 一包、道康寧中性透明 silicon 兩罐

主要工具:線鋸機 (有這個還是很操,有圓鋸機才讚)、鋸收邊條用手工小鋸子、膠鎚、敲地板用當墊被的木塊

次要工具:鉛筆、捲尺、直尺、濕抹布

我的房間已有地磚,所以採直舖法,整片地板基本上是漂浮在防潮靜音布上,跟牆壁的連結只有 silicon 而已。事後損料蒐集起來大概是一包左右。


防潮墊第一個讓我聯想到的是包水果的海綿,但是不透氣不透水。用雙面膠帶黏著比較不會翹。兩條不用再交錯相疊,不然會太厚。兩條間最好用膠帶再黏好防水氣,這是後來才知道的,我沒這麼做…後果如何就再說啦~


有多的地方就切割一下吧。


開始舖地板了。上樑不正下樑歪,前三排有沒有跟牆面對齊很重要。因為這種地板遇水氣比較容易澎漲,一開始得做那些放在牆角的小楔子隔些空間出來。直接拿一片新地板裁就好了,反正一定會有損料的,地板厚度 0.8 cm,是建議值的下限。

剛開始不懂,想說地板不可並排、得一長一短卡榫才牢固,一次把一包六片地板都裁了 20cm 後才發現浪費了一堆料…。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量好這排最後一片的長度、裁好、剩下的拿去舖下一排的第一片…。千金難買早知道 -_____-


發現這個方法可以很輕鬆地舖完一整排:第一片長邊先斜插進去但不壓進卡榫,第二片與第一片接合時可先接合短邊,再敲長邊讓第二片用同樣的斜角插入。


一整排都斜跨在上一排以後,再一次壓平整排。壓平時可輕敲長邊使卡榫更容易接合。


越舖越上手了,牆角楔子也隨損料越做越多,不用擔心楔子數量不足。


第三個週末終於要收邊了。這時才發現很多地方預留 0.8 cm 的空隙根本不夠! 收邊條的剖面是 L 型、非一字型,向下的部份就 0.8 cm 厚,擺進去整個伸縮縫就被佔滿。再看一次施工說明得知收邊條與地板間得有空隙,如此地板與牆面最好有 1.6 cm…只好又花大把工夫用線鋸機以很彆扭的方式把收邊條的 L 型剖面裁成一字剖面....

解決完伸縮縫問題,牆面轉角也得慢慢量、慢慢用手工鋸出斜角。我沒有釘槍,本來想用小鐵釘把收邊條固定在地板上,但在牆角用尖嘴鉗夾著小鐵釘很難施力,沒幾下釘子就彎了。後來便改用白膠固定。乾了以後再上 silicon 防水。


收邊條與牆面、與地板間我都上了 silicon. 別再貼什麼遮蔽膠帶了,之前粉刷牆面光貼就耗掉一堆時間,想到就累! 偷懶又發現新方法:用食指抵住洞口,一邊微量地擠出矽膠、一邊沿著牆面滑動,並用食指感覺出膠量的多寡進而控制移動與出膠速度,可以很快又很平整地上完膠!


起步條也是用白膠跟地板固定。起步條下方如果不墊靜音布,便會因地板下有靜音布而懸空,得斜跨在地板上。所以選擇起步條下也墊了一層。圖片右上角有空隙的部份,也塞一小條靜音布進去再打上 silicon.



牆面不平直,同樣也隨便塞了幾條靜音布進去再打上 silicon.


終於完成! 遠看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但心裡想的是該讓人家賺的還是讓專業的來就好...


經過三個週末的腰痠腿痛,終於爬出舖地板地獄!

2011-06-17

Street Triple fuel economy

0 意見
觀念裡以為轉速越低越省油,所以一直使用"覺得扭力出現後再高一點的轉速便換檔",以及"覺得足夠用的最低轉速與最高檔位"行駛,想說一桶油可以騎久一點,但似乎並不是這樣...

Striple 有即時的油耗顯示(說即時應該也不算,至少得累積個幾秒才有足夠的數據),但昨天在西濱公路的直、平路上測試,每個檔位都用固定轉速試個十來秒,大致有個 發現,雖然扭力 3500 rpm 就出現,但同檔位下似乎 6k rpm 的油耗最少。(當然同轉速越高檔越省油)

例如六檔 5k rpm 約 20.x km/L,但 6k rpm 最高可到 23.2 KM/L。 



ps.
straight road, 5k ~ 6k rpm @ 6th gear, fixed speed: 20~23 KM/L
straight road, 7k ~ 8k rpm @ 6th gear, fixed speed: 13.x KM/L
de-accelarate or 拉離合器滑行: 30 or higher (nonsense)

懸吊調整

2 意見
 
Suspension Setup Guide
上面這篇提供了調整懸吊所需要基本知識。消化後大致整理如下:


Static sag: 懸吊完全伸展時與騎士坐上車後被壓縮的距離

Preload: 設定 static sag
跟軟硬感無關,用於設定彈簧作動行程的位置,在作動時不可觸頂或觸底
30~35 mm for street use, 25~30 mm for track. (Values for Street Triple)


向上抬至全伸 L1
全身裝備坐上車,向上抬後坐回: L2
全身裝備坐上車,向下壓後回伸: L3
L1跟「L2, L3平均值」之間的距離就是 sag
static sag = L1 - (L2+L3)/2


Compression damping: 懸吊軟硬感
太硬不舒服
太軟,加減速時前後傾感太重


Rebound damping: 影響輪胎貼地時間
回彈太慢,過麵包以後有段時間會失去抓地力
回彈太快,過麵包後會搖
以一秒回復到原點為基礎開始調整。
若太快,可能彈超過原點再回復原點。


Trail: 前叉指向地面的點、與輪胎接地點間的距離
可藉由調整前叉凸出三角台的高度,或調整 preload 而改變此值
越小,轉向越靈敏、越不穩定

------------------------------------------------------

晚上試車,用較低的速度進彎輪胎能提供足夠的抓地力
但用較高的速度進彎整台車就晃得令我很緊張,原來不是輪胎抓地力不足的問題
找到一家還沒關的五金行,隨便買了一支一字起子調整成手冊上的運動阻尼設定再去試車
wow~進彎穩定許多,信心一整個大增!

上面網站提供的騎乘技巧也提到
無論什麼時候都得保持雙手無壓力的狀態,用腿與油箱提供減速與彎中的支撐力量
運用這個技巧配合上半身重心向內側轉移,進彎、彎中、出彎都很令人安心  :D

週末再去練練車吧。

2011-06-09

Striple R/R status

0 意見
Charging voltage drops a little from 14.1v to 13.9v. I don't know if it's caused by riding in the hot weather in the last weekend. Continue monitoring it.

2011-04-29

夜騎

0 意見
工作太悶,騎車轉換一下

今天的路線是桃園八德,台四、台三乙、台 66、台 61、台四回桃園,一圈約 105 km
懸吊的表現很棒,一般道路微小的震動都被吸收處理掉了,高速的 bump 也極快就回復
六檔四五千轉油耗 18 ~ 20 km/L,八千轉時只有 12.8 km/L,想省油得注意一下平均速度

 14 格巡航仍非常平穩,唯不習慣那樣的速度
油門很輕,雙腿得夾緊

2011-04-23

電系配件完成

0 意見
電系的配件預計有:點煙頭轉 2 x USB、行車記錄器、電壓表與測速器

選擇不接在電門後,直接從電瓶拉線出來
請聰哥接上手動開關、3A 保險絲盒、Koso 電壓表及測速器
Based on 聰哥的線路,自己在開關後面再並聯上點煙頭轉 2 x USB 及行車記錄器
慢慢搞了幾個小時總算完成

手動開關 OFF,Koso 電壓表未點亮


手動開關 ON,Koso 電壓表點亮。深怕 R/R 燒掉顧路,電壓表隨時 monitor.
引擎未發動時 12.x volt,發動時 14.x volt.


行車記錄器(全都錄 VR-01)鎖在大燈下方,平時看不出來


打閃燈再拍一張。行車記錄器鎖在下三角台下方、固定煞車油管的螺絲處。防水外殼是請 mechanical 同事銑的,效果不錯,感恩!

機車的行車記錄器得考慮防水、沾污時也得好清理,這是跟一般汽車用不一樣的地方。
不起眼的洞洞鐵可以不必再請鐵工廠幫忙就達成任務,好用!


洞洞鐵有一字型也有 L 型,這種 size 的小北百貨一支賣 NTD 10.


2011-04-17

Street Triple R 1000km 心得

1 意見
下雨天沒辦法騎車,來篇 Street Triple R 1000km 心得好了


超短的車身配上很好很強大的低轉扭力,騎乘感超靈活
完全沒有馴車期得忍住不能亂催的困擾
自己騎車比較溫和,起步後 5k rpm 順順換檔,後視鏡裡的車輛沒幾秒便消失
不斷地前進吞噬迎面而來的道路,一個下午 200 km 也不覺得有什麼累人的地方

出廠的阻尼設定稍軟
壓縮回彈都調成界於手冊上一般與運動間的設定
對我來說是在市區與山路間比較適當的平衡

原廠配胎似乎一批批不同
我這台是 Dunlop Sportmax Qualifier,非 Pirelli (忘了..是 Dragon Supercorsa 的樣子)
雖然沒有 BT003 那麼軟黏,過彎會稍稍側滑,但仍然不錯用

把手開關非常地精簡
儀表則提供許多方便的功能,時間、單圈計時、平均與瞬間油耗、超轉燈設定等等
國外論壇有人抱怨都已經做了那麼多功能了,怎不再加個油量表,只丟顆小橘燈在那邊是怎樣?

其他嘛…
西濱10格平均油耗約 20 km/L,山路與市區只有 15, 16,這時就開始懷念雙缸車的省油
機油量3罐多,第一次騎用機油尺、沒視窗的車,加機油時不太習慣
and 左邊後視鏡的鏡面不是平的,這個凹保固嗎?

R/R 燒毀的問題還沒遇到,大概是我紅燈超過 60 秒就熄火,熱量無法累積
但又期望這顆 R/R 在保固期內趕快壞掉,換顆新的 MOSFET R/R
現在接個 Koso 電壓表與開關隨時監控充電電壓,免得哪天 R/R 壞了掛在高架道路就危險了


整體來說

這樣車重與動力的組合可以輕鬆應付市區、山路與長途等不同的使用情況 
基本的動力、操控、懸吊、制動都遠超過我的極限
當初選非公升級的決定對我來說仍是正確的選擇

是部沒話說的好車!

外觀配件完成

0 意見
星期四車行通知交車時的選配已經送來,等不及週末,下班後就從桃園回台北一趟請車行裝上車。這些配件還不是普通的貴,fly screen (小頭罩) 近九千,visor (風鏡) 近五千,rear guard (後土除) 記得也三千多,扣掉交車禮一萬的 quota,又吐了一大筆出來。

因為顧及騎乘西濱時的風吹,另一方面自己也覺得好看,多選了車行說極少人選配的 visor。這樣反而更好,太多人裝就沒意思了。


Visor 是在 fly screen 上鑽孔、以塑膠螺絲固定著,沒有反悔跟施工失誤的機會。偏偏包裝內沒有施工說明,師傅研究了半天也找不出該鑽在 fly screen 上的哪個高度。擔心師傅在找到正確方法前就下手了,趕緊拿出手機依料號到 Triumph Instructions 下載施工說明,但…說明書上寫的 fly screen 內側有供鑽孔用的十字記號也沒在實體發現…馬的模具不一樣是吧?! 只好硬著頭皮我拿穩、定了個位置,師傅拿奇異筆作記號,幸好三個鎖孔位置抓得準,可以輕鬆鎖上。

Visor 與 fly screen 合體後接著鎖回 fly screen 底座,但這時又發現鎖 visor 的塑膠螺絲會卡到 fly screen 底座,真幹! 只好把底座磨出一個凹處讓給螺絲,否則就別想上車!

一個對齊的方式如下圖。紅線是 visor 邊緣,綠線是 fly screen 的邊緣(此圖在 visor 內側)。我選擇把紅線對齊綠線 A 的高度,但實際上與綠線 B 對齊,後續裝上車才不會有麻煩。車行也沒經驗,我是第一隻白老鼠。 -____-

有驚無險終於完成了,的確不錯看,實際騎乘的風阻也小了許多,不過被 visor 上抬後流經安全帽兩側轟轟轟的風切聲卻很擾人! 之前 SV650 的 Givi 風鏡也有這樣的情況,非得把拳頭擺在脖子旁邊才能消除,看來還是得用護頸才能解決了。

Radiator guard

2 意見
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要花兩三千塊去買貴鬆鬆的護網…? 裝在那種地方對整體造型實在沒多大幫助…,還是自己來比較划算。

鐵網行不願賣小尺寸(eg. 30cm x 30cm)的網子,只能一次買它整捲高 1xx cm x 30cm 回來。

剛裁好的網子邊緣跟剃刀一樣,一不小心網子上就沾血了... -___-

Street Triple的水箱尺寸大約是 31cm寬(水箱內凹量弧長) x 25cm高。 依尺寸再加大一目剪裁後,再把最邊緣那一目向內折,修邊防割手。

十一點多下了一陣小雨,用剩下的排氣管耐熱漆很沒耐心地噴了幾層上去,也沒確實等乾就急著準備裝上車。

白色的束帶大概是最大的敗筆,下次有空再換成黑色的束帶。 :p
完工! 呃…似乎不夠寬,網子跟水箱間留有空隙,不過…當作吸收撞擊的緩衝空間也好。
(最後居然還用奇異筆偽裝成黑色束帶,哈,真 low!)


總共花費:
鐵網 NTD 100
用剩的耐熱漆
束帶 6 條
2 個小時
5 滴血

2011-04-11

My Street Triple 675R

0 意見


馴車? 不用馴啊!
紅線一萬四, 六千以下已經非常夠我溫和的騎乘習慣了
兩天就騎了400km,已經過第一次300km換機油的時機
手冊上寫500km,管它的

超寬的扭力甜區跟超級靈活的車身
一個下午跑完台七乙、縣110、北宜石碇接106到瑞芳、62回台北
仍覺得一下子就結束了
雖然同是中排氣量
跟SV650完全是不一樣等級的車!

唯一的限制是自己的心臟
還不太敢壓,距離滿胎還有一吋
並得重新習慣傾角、入彎前的重心轉移
與兩指離合器握法

Street Triple 675R
Dunlop Sportmax Qualifier
16.x km/L, 90% in the mountains
100km/h @ 5000rpm, 6th gear